山东诸城:有一种温情叫守望相助 有一种力量叫众志成城
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,总有一些平凡的人,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不论是抗击疫情,还是扶危济困,他...
圆点直播·山东潍坊4月14日讯(记者 王跃海 通讯员 丁海丽 张吉生)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,总有一些平凡的人,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不论是抗击疫情,还是扶危济困,他们默默无闻支援抗击疫情一线;他们打破心灵隔离,传递守望相助,用行动凝聚爱的力量;他们疫情当前勇于逆行,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防疫高墙,为群众注入信心,给这座城镇增添感动。
白衣天使 逆风飞翔
扶危渡厄,医者担当。在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中,石桥子镇卫生院75名医护人员吃住在一线,他们中有的父母年事已高,有的子女嗷嗷待哺,更有夫妻新婚燕尔,心中同样充满了羁绊和牵挂。但在战斗号角吹响时,他们肩负重托和使命,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防治最前沿,愿以一己之力铸就山河安澜。
4月11日,最高温度达到了34度。在核酸检测采样现场,医务人员王中祥说,标本采集高峰期时,曾不到三个小时采集了600多个,他们既要做好院感防控,又要服务好待受检人员,为节省时间、方便工作、节约防控物资,医务人员都不敢多喝水、多吃饭,每天被防护服包裹至少8个小时,从头到脚都湿透了,汗水浸着眼角酸酸的,总想流泪。
“张师傅,请出车,有需要转运的隔离人员,要求送往市里指定隔离点……”2022年3月13日晚11点10分,一个电话打来,诸城市石桥子卫生院驾驶员张勇勇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,穿衣下楼,箭步进入转运人员通道,戴上了N95口罩、手套,穿上了防护服与鞋套,戴上护目镜,钻入了救护车,此时执勤医生张清林、执勤护士许晓俐也是全副武装,整装待发。张勇勇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趟出车,从疫情防控开始,卫生院安排专职人员组成重点人员转运队,并制定严格有序的转运流程,确保转运安全、高效、及时,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摆渡人。
在石桥子,像王中祥、张勇勇这样奋战在疫情抗击一线医务人员还有很多很多。正是这一群舍身忘我、甘于奉献的白衣天使,奔跑在最前线,忙碌在居民间,彼此鼓励,彼此温暖,同时间赛跑,与病毒作战,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,守护一方百姓平安。
金色盾牌 热血铸就
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面对肆虐的疫情,“警察蓝”与“天使白”将黑暗挡在背后,而自己却守在最危险的地方,用忠诚与担当践行使命初心。
一块阵地,护一方安宁。信息流调是战“疫”的先手任务和重要数据支撑,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。每次接到流调任务的通知,担负流调任务的成员人均要拨打上百个电话,凌晨四点之前几乎从未合过眼,累了在办公桌上趴一会儿,乏了起身原地跳一跳,苦并快乐着。“其实累点不怕,就怕流调人员不理解、不配合” 。年轻的小姑娘姚倩无奈地说,有时面对群众的误解和不满,大家憋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最终还是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对方的号码。“每一个电话都是在与时间赛跑,漏一个人就可能让前期防疫工作前功尽弃”。这是支撑流调小组成员的唯一信念和干好工作的强大动力。
闻令而动,逆行向前。3月伊始,疫情的骤然反复如“倒春寒”逆袭而来,接到指令的石桥子派出所民警、辅警们面对突变的疫情形势,不畏艰难,闻令而动,立即奔赴全镇各防疫卡点和核酸检测点,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秩序维护、服务群众、应急处置、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,直面疫情奋力守护着万千百姓的幸福安康,藏蓝色的身影坚守在战“疫”一线,那耀眼的警徽在抗“疫”一线熠熠生辉。
每一场特殊战斗,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;每一次生死搏斗,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。感谢你——“蓝衣战士”,有你在,我们不害怕!
倾城而动 全民战“疫”
疫情面前,没有旁观者,更没有局外人,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,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、休戚与共。诸城市石桥子镇广大干部群众奋勇迎考,在抗“疫”战场中不断淬炼本领,绘就了一幅群防群治战“疫”情的恢弘画卷。
2022年4月5日,一声呼唤,石桥子镇疫情防控“先锋突击队”应声成立,来自市直部门的50名先锋队员第一时间入驻,担负起了守护石桥子的重担。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门,他们坚持党徽戴起来、党员动起来、党旗扬起来,他们早出晚归,风里来雨里去,不畏寒风刺骨,不畏汗流浃背,为的只是一个共同的目标,只为守护石桥子的一方平安。
应疫情防控需要,镇指挥部从办公室搬到了基层第一线,指挥部成员们中也有父母孩子需要照顾,也有家人生病住院无人陪护,更有家中老人不幸去世没有见到最后一面,他们在悄无声处擦干泪水,以对使命的高度负责、对职责的勇于担当,统筹调度一丝不苟,攻艰克难挺身而出,日以继夜坚守岗位,着力当好防疫指挥的“中枢神经”,为保障指挥部顺畅高效运转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,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。
340名网格员担负起了守护100个农村网格的任务,他们分工明确,人员核查、村庄管控、环境消毒、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。郑宣美是石桥子网格的专职网格员,也是一名入党40年的老共产党员,今年已经62岁。搜集摸排返乡人员信息、到网格查看居家情况、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明白纸、宣传防疫知识……这是老郑每天需要做的工作,患有腿疼病的她,大多数的时候是靠电动三轮车载着她工作的。在劝返点,她耐心劝阻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、解释管控的必要性;在核酸检测点,她认真核实人员身份、查验健康码行程码、不厌其烦地督促大家保持安全距离。“身为党员干部,我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,虽然年龄大了,有些力不从心了,但在关键时候,我们就应该走上前去。”老郑憨憨地说。
防控需要,志愿报道。在石桥子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身披“红马甲”,穿梭在抗议一线,成为冲锋在一线的防疫战士。1999年出生的崔淼,是龙石头河社区荆山后网格一名毕业不久的大学生。3月13日,到社区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时,看到现场工作人员紧缺,他便主动请缨,“我想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,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抗疫做点贡献。”得到社区允许后,崔淼立即投入到社区服务队伍中去,他勤问善思,迅速进入角色,很快就熟悉了防疫政策和工作流程,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、疫情防控宣传、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排查、卡口值守等工作。从穿上红马甲到现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,他俨然成为了一名社区疫情防控的“小行家”。对于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,崔淼说道:“我只是配合社区网格干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已。能成为疫情防控中一抹‘志愿红’,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!”
没有哪个冬天不会过去,没有哪个春天不会到来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,相信英勇的石桥子人民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,去拥抱抗疫全面胜利的明媚春天!
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
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,社会各界驰援一线的脚步也更加紧促,纷纷捐款捐物,汇聚而成的大爱洪流,温暖了很多人,也感动了很多人。
“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抗疫,但我们会在后方尽己所能,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,多为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和管控区的群众提供帮助、送去温暖,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”,各市直部门、企业、兄弟镇街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一箱一箱的物资彰显了无私奉献、为民解难的大爱情怀,他们以行动传递爱心,用真情温暖人心,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。
众志成城战疫情。热心村民更是直接来到各卡口执勤点,送来了方便面、火腿肠、口罩、消毒液等物资……。一张张笑脸、一件件物资,这些爱心人士用实际行动彰显了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的无私大爱,用实际行动表达了“守望相助,携手作战”的坚定决心,用实际行动筑起了“众志成城,共战‘疫’情”的钢铁长城!
万涓成水,终究汇流成河。每一个平凡的春天,无不经历了寒冬的历练!有全镇上下齐心协力、共克时艰,有社会各界同舟共济、守望相助,这场抗“疫”保卫战一定能赢!
编辑:李涛
新闻邮箱/sdchinanewsyd@163.com
参与评论
最新评论